|
骨肉瘤监测最新成果:个体化定制ctDNA实现MRD有效监测,能提前3个月发现复发和转移2024-07-04 16:59浏览数:116次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沈靖南、尹军强教授团队在《柳叶刀》旗下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中科院医学1区Top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Tumor-informed deep sequencing of ctDNA detects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and predicts relapse in osteosarcoma”《基 于肿瘤先验的循环肿瘤DNA深度测序可监测骨肉瘤微小残留病变和预测复发转移》的研究文章。 该研究首次采用肿瘤先验(Tumor-informed)深度测序技术路线检测骨肉瘤患者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发现ctDNA检测可用于监测骨肉瘤的微小残留病灶(MRD),比传统影像检查更早发现肿瘤复发与转移,为指导骨肉瘤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监测手段。 研究设计路线图 骨肉瘤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约60-70%,但如果发生肿瘤转移,生存率仅为20-30%。早期识别肿瘤复发和转移,有助于及早调整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目前骨肉瘤诊断领域尚缺乏普遍可靠的肿瘤标志物,而传统的CT、MRI等影像检查存在诊断不够灵敏和特异的问题。ctDNA是肿瘤细胞DNA因脱落或凋亡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的片段化DNA,可用于急性髓系白血病、肺癌和乳腺癌等肿瘤的MRD监测,预测患者复发和转移,指导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然而在骨肉瘤领域,目前尚未有研究成功利用肿瘤先验个体化ctDNA实现MRD监测的报道。 该研究通过83例骨肉瘤患者的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发现,骨肉瘤患者的肿瘤突变存在极高的异质性,超过10例患者共有的突变基因仅占1.8%,并且98.0%的肿瘤突变是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因此,骨肉瘤患者ctDNA检测不适合采用单一基因组合(panel),而应采取“一人一策”的定制化ctDNA检测方式,提高检测深度和灵敏度。 该研究基于肿瘤病灶全外显子测序数据对患者进行个性化panel定制,实现动态监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液ctDNA。该研究发现术后ctDNA阳性患者的术后无复发转移生存率比阴性患者更差,更早期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在术后1-6个月、辅助化疗后、术后6个月后和整体术后多个时间节点均存在明显差异。ctDNA检测阳性及定量结果可反映肺转移病灶的大小和化疗疗效,且比影像学检查平均领先了92.6天。ctDNA预测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6.7%和95.1%,预测准确度高达90.0%。 ctDNA检测可早期发现骨肉瘤转移(左)和监测治疗疗效(右) 术后ctDNA阳性患者的术后无复发转移生存率比阴性患者更差,更早期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在术后1-6个月(C)、辅助化疗后(D)、术后6个月后(E)和整体术后(F)多个时间节点均存在明显差异 综上,该研究首次采用肿瘤先验深度测序路线,在大宗骨肉瘤队列中实现MRD监测,为基于MRD监测的骨肉瘤精准诊疗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和策略,有助于提高骨肉瘤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 中山一院骨肿瘤科付艺伟、徐育、刘伟海、张嘉俊医师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山一院骨肿瘤科沈靖南、尹军强教授是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