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靖南:勇托生命希望,铸就不朽医魂2019-08-26 18:32浏览数:798次
沈靖南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首批名医专家、羊城好医生 中华肿瘤学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华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四肢骨肿瘤学组组长 中国骨科医师协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骨科学会副主委 广东省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 广东省肿瘤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骨肿瘤专业医师分会主委 起始于偶然,却注定不凡 为什么选择了医学?若期待沈靖南教授能给出高大上的答案,也许你会失望。和很多现在还在执业的医生一样,他的医路起始于偶然,却注定不凡。 经历过20世纪的那十年“燃情岁月”的人都知道学习机会的不易。因为当时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恢复高考来临,当学习的机会突然摆在下乡插队知青沈靖南面前,他自然是全力争取。自知实力薄弱,就选择了那些竞争并不激烈的大学,当时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师范学院,一个就是医学院。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医学院。理想总要照进现实,母亲当时体弱多病,而家乡医疗条件落后,这些因素催生了这样的选择。学好本领,以后帮母亲看病,就是他当时的理想,现在看来,这理想稚嫩却朴实。 五年大学下来,他实现了当初的理想,可以保护母亲不被疾病困扰。一入医学深似海,一个医生岂能只守护着家人的健康。毕业之后,沈靖南医生进入医院。因为是男生,首先留在了外科轮转。男生对外科总有着莫名情结,毕竟外科“直来直去”,比起其他学科很多问题容易发现容易解决。当时沈靖南也不例外,轮转到骨外科时,这种“外科特质”又被放大了一层。骨科的诊疗立竿见影,打个比方,一个人骨折了,一复位后马上就又可以行走活动了。对他来说,成就感来得快。 医生需要不断地学习,临床和科研都不能松懈,沈靖南深知这一点,后来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在导师黄承达教授的教导下,他接触到了骨肿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对骨肿瘤的兴趣也逐渐加深。就这样,一段传奇开始了。 见证,岭南传奇的起点 中山医科大学开展骨肿瘤诊治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沈靖南教授的导师——黄承达教授便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恶性骨肿瘤切除和人工假体置换的保肢手术,在80年代开展了椎体肿瘤切除和人工椎体置换等国内先进的手术。尽管那时医院机构上还没有骨肿瘤中心的科室,但骨肿瘤中心的成立箭在弦上。 业内都说,骨肿瘤诊疗有“北有积水潭,南有中山医”的传奇,真正让骨肿瘤中心成为传奇的是当时黄教授的一个决定。 20世纪80年代,沈靖南教授开始师从黄教授,黄教授对于骨肿瘤诊疗有自己清晰的认识,就是集结各科室最强力量为一个病人分析病情。当时院里有病理科刘子君教授、放射科的肖官惠教授。骨肿瘤的诊断,离不开这三个科室的支持。当时还没有CT,没有磁共振,只能靠X光片,所以读片的技能尤为重要。大家在临床实践中,都觉得骨肿瘤的诊断难度太大,必须坐在一起讨论,所以沈靖南教授跟着黄教授和这三个科的专家每个星期都坐在一起讨论遇到的疑难病例。沈靖南教授直言,能沉浸在这样的学术氛围,对于当时还是研究生的他而言,非常幸福。 后来沈靖南教授才知道,这种讨论的机制正是国际上推崇的MDT模式(多学科会诊),也得益于这一模式,“中山医骨肿瘤科”的名声正式打响,在华南、西南等地,甚至东南亚都享誉美名。 20世纪90年代,院里以原骨科骨肿瘤组为基础,联合病理科、影像科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疗、化疗科,建立了骨肿瘤研究中心(中山医科大学骨肿瘤中心)。拥有多位全国知名的骨肿瘤、病理、影像和放、化疗方面的专家,坚持每周定期开展的骨与软组织肿瘤临床、影像和病理三科结合讨论会,这更成为目前诊断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规范方式及金标准。 在诊疗方面,黄承达教授也屡屡创新。当时他自己设计胫骨上段的肿瘤切除后使用人造关节。当时没有先例,没有参考,一切都要靠自己设计,他甚至会亲自去工厂监督制作。材料是当时最好的不锈钢材料,在当时都是国内首次,值得自豪。 不仅如此,黄教授心细手巧,专为骨肿瘤活检设计了穿刺针,传统的穿刺针都是直通针头,而骨肿瘤既不是水也不是液体,传统的针头就难以取材。黄教授结合自己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啮齿状的穿刺针,针头上有个倒刺,插进病灶后一夹,就能取到肿瘤。令中心同仁振奋的是,新设计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更使穿刺后诊断的阳性率超过90%。 这些成就不仅仅属于黄教授,更属于整个中心团队。能和黄教授一起共事,沈靖南教授觉得作为后辈非常荣幸。“黄教授所做并非创新这么简单,他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让我们能在忙碌的诊疗中‘停下来’思考,思考我们作为医生,还可以为患者多做些什么。” 骨肿瘤是一种儿童易患的病症,早期因为没有很好的外科操作技术和保肢工具,很多时候医生只能“来一个就截肢一个”。说得再通俗一点,因为没有磁共振,没有办法确定肿瘤组织的边界。单凭手摸来手术,复发率很高。为了避免转移,截得越快越好。 那时,沈靖南教授跟着黄教授在科里负责病人管理,接触了很多患病的孩子,每每想到这些孩子“截肢”后的生活,心中都隐隐作痛。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引入了化疗,有些孩子就能保住生命了。而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孩子做完保肢手术需要安装的人造关节,孩子一长高腿就变短了。这时,沈靖南教授便萌生了一个想法,能否可以研制一个可以伸长的人造关节呢? 带着这个疑问,他去国外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国外已经可以做延长的关节,于是下定决心在国内突破这一关。回国之后,他便将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投入到实践中。大家可能知道,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生产技术还有局限,没法完全“复制”国外的技术,沈靖南教授便与工厂工程师研制假体。国外的假体是自动延长,他就做机械延长。广州的厂子做不了,他就去首都北京做。怎么样设计,怎么样制作,沈靖南教授和工厂的技术师傅一点点地讨论、一点点地磨。模型出来了,就一点点地改,直到它成了一个可以使用的假体。皇天不负有心人,国内第一款可伸长的人造关节最终研制成功了。 有了合适的假体,不少孩子就有了保肢的机会。手术切掉肿瘤,然后安放可延长的假体,60%的患者可以实现长期生存。这在当时是个巨大的突破。沈靖南教授记得很清楚,2002年一个孩子安装的时候还是8岁,直到大学还在使用8岁安装的假体,这足以证明效果。 集合基层医生的力量 从医超过三十年,扎根于骨肿瘤领域,沈靖南教授见证骨肿瘤的病例数在逐年攀升,“当我做学生的时候,每一个病房大概也就五个患者,到现在一个病区都容不下。其中原因有很多,很难一言以蔽之”。 同时,不仅是中山医科大学,广州市里周围的大型医院都相继成立了骨肿瘤科。这意味着什么?病例数在增多。基层医生接触骨肿瘤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沈靖南教授感叹:“我们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形势,像我们这样长期与骨肿瘤打交道的专科医生有办法诊断,那基层的医生呢?他们可能一年才遇到一两个病例,也没有诊疗骨肿瘤的经验,很容易将骨肿瘤诊断成关节生长痛,造成误诊、误治。开了药,敷了药,结果越敷肿瘤长得越快,等到最后长得太大了,才发现这是肿瘤,却已经来不及保肢。出现这样的悲剧,我们不能说基层医生不尽力,只能归于没有接触到足够的病例。” 为了杜绝这类悲剧的再现,沈靖南教授带领中心同仁筹划并成立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专科联盟。今年4月,联盟初期与40家广东省内的单位达成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专科联盟医院”合作意向,旨在携手共同提升医疗专业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打造骨肿瘤优势专科,实现医教研全面健康发展,最终实现骨肿瘤信息资源大数据化和智能化。 沈靖南教授指出,成立这个联盟,初衷就是开通快速通道,便于基层医生及时地解决诊断问题。“在基层医生有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通过联盟的形式,知道从哪里去联系专家。基层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治疗的难度,当地医院不能治疗时可以实现快速的双向转诊,这样充分发挥双方医院的优势。” 同时,沈靖南教授也筹划适宜技术推广和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他希望能够通过巡讲的形式,让基层医生可以了解骨肿瘤,避免日后的误诊。真正做到遇病能判断,诊断有流程,转诊可及时,利用这个联盟为患者造福。
转至肿瘤医学论坛 2019-7-26:原链接:https://chuansongme.com/n/3064385252017 |